科学规范开展技术评审 全面提升计量科研水平
作者:
shengju
时间:
2022-09-29 17:21
点击数:209
科学规范开展技术评审
全面提升计量科研水平
在全省“质量月”活动启动之际,省局计量处紧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计量需求,着力夯实计量基础建设,积极推进地方计量技术规范制修订,为陕西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“计量支撑”。9月初,启动了陕西省地方计量技术规范技术评审工作,评审专家由国家及省级相关专业计量技术委员会的18名计量技术专家组成,分别对2022年度省计量院、西安市院等17个单位主持起草的《连续称重动态车辆自动衡器检定规程》等32项地方计量技术规范项目进行技术评审。
陕西地方计量技术规范制修订是推进科学计量工作的重要抓手,也是衡量我省计量科研水平的重要标志。近年来,此项工作得到了省局党组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。今年技术评审启动前,省局一级巡视员耿普霞作了重要指示,她要求地方计量技术规范制修订工作,要着眼现代先进测量体系发展新目标,聚焦我省计量测量体系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,按照相关规定,认真组织,精心安排,全面做好计量技术规范评审工作,确保规程规范项目技术新、论证准、质量高。她强调,评审工作一定要结合辖区防疫要求,严格落实好疫情防控政策,按要求做核酸检测,人员要带口罩,查行程。计量处处长王西锋在参加重点项目评审时指出,制修订地方计量技术规范要努力做到“四查”,即:一查必要性。地方计量技术规范制修订是对国家或部门计量技术规范的有效补充,更是我省计量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。二查科学性。在计量性能确定及试验过程中,要做到科学严谨、精益求精、充分论证,要经得起全国计量工作者的认可和实践验证。三查规范性。要从规范制修订的全过程、格式文本的全要素、调研评审的全环节上努力做到规范严谨。四查公正性。要强化对计量事业的敬畏意识和责任意识,认真负责、公正廉洁搞评审,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,做到公平公正公开。
在各项目评审会上,各起草组汇报了报审项目的必要性、试验验证情况和征集专家意见以及主要计量特性等内容,与会专家在听取项目汇报后,结合产业发展方向,技术先进性、可行性和适用性等问题对项目展开讨论,提出了相关的工作建议和意见。专家组秦宇组长在西安计量技术研究院起草的《基于物联网的数字指示称远程校准规范》项目评审时提出,该项目尚属新型技术手段,用以解决远程校准和计量智慧监管问题,专家组成员从项目的社会需求、计量技术特性、测量方法验证、试验结果论证、不确定度评定、文本规范性等方面进行了严谨的技术评审,并查看了起草单位的现场校准演示,从有效的溯源、控制、计量准确性、校准数据和远程校准的时间间隔等情况,同技术人员进行问询沟通,数字指示称远程校准将有助于集贸市场各类交易量值准确可靠。专家组蔡晓平组长在省计量科学研究院起草的《积分球光色综合测试系统校准规范》评审时提出,积分球光色综合测试系统作为绿色照明行业的电光源测试设备,其计量参数的准确可靠决定着产品质量,在生产过程控制和产品检验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,评审专家就测量设备的配备使用及其相关测试数据,与起草人员进行了细致入微的交流探讨,务求各项内容真实、准确、可靠,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生产质量和检测机构的检测能力。
地方计量技术规范制修订,是对计量器具的计量特性、校准条件、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的科学判断,是计量器具检定校准法制管理的技术支撑,在促进计量技术能力水平提升的同时,可有效提升各类终端产品质量,有力促进我省新兴产业发展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。
